序言
艺术的探索,始终是一场关于“境”的追寻与超越。从具象到意象,不仅是形式上的转变,更是艺术家心灵深处对世界认知与表达的升华。本次“境非境——从具象到意象的艺术跨越”展览,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作品,展现艺术家们在这一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,揭示艺术在具象与意象之间构建的独特“境域”。
具象艺术以对现实世界的直观描绘为基础,通过精确的线条、色彩和光影,捕捉自然与生活的具体形态。它如同一面镜子,反映出艺术家眼中的世界,让观众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到艺术的真实与生动。然而,艺术的追求远不止于此。当艺术家们开始探寻更深层次的表达时,意象便悄然浮现。意象艺术不再局限于对现实的简单再现,而是通过抽象、变形、象征等手法,将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融入作品之中,创造出超越现实的精神空间。
从具象到意象的跨越,是一场关于“境”的转变。具象艺术所营造的是一个“可见”的世界,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呈现的具体场景;而意象艺术则引领观众进入一个“不可见”的精神领域,这里的“境”更为深远和广阔。艺术家们在这一过程中,不断打破传统形式的束缚,探索新的表现手法,试图在具象与意象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与融合。这种跨越不仅是艺术风格的转变,更是艺术家对生命、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与感悟。
展开剩余86%本次展览汇聚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,他们以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,展现了从具象到意象的多样化探索。这些作品如同一个个独特的“境域”,等待着观众的深入体验与感悟。在这里,观众将看到艺术家们如何在具象的框架中注入意象的灵性,又如何在意象的抽象中保留具象的真实。这是一场关于艺术“境”的对话,也是一次心灵与灵魂的碰撞。
“境非境”,既是对艺术跨越的描述,也是对艺术本质的追问。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,艺术的边界不断被打破与重构,而“境”的探索将永远是艺术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。希望通过本次展览,观众能够感受到艺术在具象与意象之间的无限可能,体会到艺术跨越所带来的精神震撼与心灵启迪。
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
甘超存,字瀚中,博士;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,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,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,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委员兼学术秘书,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培训班导师,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,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会员,山东画院青年画院特聘画家,山东艺术家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,济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;山东省文艺界最高奖“泰山文艺奖”获得者,入选中国文旅部、中国文联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十余次;任教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设计艺术学院,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书画院副院长。
部分获奖:
2025年作品《春光无限》第五届山东省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(山东省美术家协会)
2024年作品《听见花开》参加中法建交六十周年河南卫视走进法国卢浮宫国际交流展(卢浮宫、山东画院)
2022年作品《朝圣——红色印记》入选第五届“朝圣敦煌”全国美术展(中国美协)
2020年作品《医者仁心》入选第三届全国(宁波)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(中国美协)
2020年作品《朝圣——祈福》入选第四届“朝圣敦煌”全国美术作品展(中国美协)
2020年作品《祈福——天地人和》入选第十届“民族百花奖”(中国文联、中国美协)
2020年作品《乡村新气象》入选决胜齐鲁山东决战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(山东文联、美协)
2020年作品《祈福组画》获山东省社科界第七届人文艺术作品大赛优秀奖(省社科、美协)
2019年获十三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创作奖(中国美协、山东省文旅厅、山东省美协)
2019年参加甘地诞辰150周年作品展(印度驻华大使馆)
2018年大哉孔子-中国画创作工程作品展入选(省文化厅、省文联、省美协)
2016年入选学术100山东青年美术作品全国巡展(省宣传部、省文化厅、省文联、省美协)
2016年入选“国家艺术基金”传播推广项目新沂蒙作品展(省文化厅、省文联、省美协)
2016年获山东省文艺界最高奖“泰山文艺奖”三等奖(山东省委、省政府)
2015年入选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(中国美协)
2015年《牵动心弦》入选2015首届全国(宁波)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(中国美协)
2015年参加山东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首届画展(中国美协、山东美协)
2014年《象征》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(中国文化部、中国文联、中国美协)
2014年《古典诗词》(合作)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(中国文化部、中国文联、中国美协)
2014年《童年趣事》入选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(中国美协)
2013年入选中国第十届艺术节齐鲁画风中国画大展(山东省文化厅、山东省美协)
听见花开
鸟语花香
繁花
满庭芳
情深深雨濛濛
秋水伊人
吹笛唤春归
《蔬菜田园》系列之一
《蔬菜田园》系列之二
清凉夏季
藤下乘凉
天地人和
朝圣祈福
高原情
异域风情在线精明配资炒股
发布于:天津市扬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