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■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操 郭畅配资优选
r一河碧水,穿城入海。近日,在三亚市海棠区东溪村,73岁退休干部庞世卿沿着家门前的藤桥东溪河边行走,这里没有喧嚣,只有微风、流水与鸟鸣交织的晨曲。在他心里,东溪河的每一滴水珠都映照着海棠的过去与未来,每一段河道都诉说着生生不息的传奇。
r东溪村因临东溪河得名。千百年来,东溪河以澄澈的河水滋养着两岸沃土,为百姓安家立业提供了生存的水利资源,更以秀美的河景承载着世代东溪人的乡愁。近年来,东溪村通过清淤疏浚、建设亲水工程等举措,推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,河道生态显著恢复,人居环境越来越美。
r
位于三亚藤桥河畔的东溪村。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
r因河而兴因水而生的村庄
r一条河流,它有源头和下游,也有命运和未来。庞世卿踏上东溪河的堤岸,凝视着清凌凌的河水,就仿佛走进了一部厚重的历史书,那里的每一道水波,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。
r“在我们的童年时代,家家户户穷啊,一个月难得吃上一回肉,鱼便成了最好的替代品。我们吃水、洗衣,也都是在这里。”那时候,庞世卿还是个少年,每天放学,他和村里的孩子们在河里嬉戏、捉鱼。在他的记忆中,村民生活用水,全靠这条河。村民们为了改善生活,排队在藤桥河岸边打捞河鲜。
r与东溪村紧邻的合口港,曾经是南来北往商船的避风场所,见证了无数货物的装卸和人员的往来。“昔日,这里曾商贾云集,千帆竞渡,百舸争流,号声阵阵,一片热闹繁忙。”庞世卿说,藤桥畔全日不散的墟市非常壮观。
r“唐代起,海棠湾有两个墟市,一是藤桥、二是后海湾,以藤桥墟市为旺。”东溪村党支部书记林志命翻开史料讲述,历史上,许多客商通过藤桥港来往于澳门、江门、本岛各口岸以及越南,进行异地货物交易。在藤桥热闹的港口,输入的有漆器、铁器、银制手工艺品、铁具、盐、面粉、绢、纱、瓷器等;输出的有竹、藤织品、木质制品、鹿茸、香料、槟榔、椰子等。
r“明代以前墟市是朝集午散,到了清代出现了全日不散的墟市。”林志命说,墟市热闹非凡,既有外国商船往来,又有内地和本岛客商云集,也有本地保亭新政、加达、三道地区和陵水英州一带村民及本境八行(林旺)群众赶集,出售农副产品。黎族群众集队而来,吹牛角为号,结队而归。
r商品的频繁流通,带来了海棠湾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,历史上,藤桥镇正街店铺越来越多,有福昌商行、公昌商行、叶成丰商行、福利隆、三合记及看病买药的药店。
r“有了藤桥墟市的繁华,这里就有了‘小南洋’之称。”林志命说,延续历史传统,如今,在海棠区升昌百年大集依然热闹非凡,市集由群众自发聚集而成,集市上有数百个摊位,绵延2公里多,商品涵盖了新鲜的果蔬瓜菜、家禽家畜、南药、渔获等农产品,还有日用百货、服饰等生活用品。集市上叫卖声、讨价声、欢笑声此起彼伏,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。
r绘就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画卷
r从东溪河一侧绕过,便到了东溪村的入口,一条约3米宽的水泥大道直通民宅。村如其名,一湾碧水绕村而过,家家户户推窗见绿、开门见渠。
r白鸽划过天际,鱼儿在东溪河上跳跃,河岸上,竹林摇曳,一派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。这是东溪村的一景,宛如一幅人景和谐的生态画卷。林志命介绍,从2017年起,东溪河启动了美丽乡村提升工程,推进农村水利、交通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加宽村道完善路网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、做好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,改善人居环境。
r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,村“两委”干部带头、村民群众积极参与,组成了河道整治的庞大队伍;人工清捞、机器清运等手段多管齐下,清理疏浚效率大大提升,进一步改善了河道;引导村民自觉维护河道卫生,不倾倒垃圾入河流,不乱排生产生活污水,有效改善了河道生态。
r“垃圾不见了、河水干净了,水美景观带建成后,更给村子增添了灵气。”林志命说,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基础上,东溪村通过实施村庄清洁、水体清澈、提升风貌的行动,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。
r“最重要的是观念和习惯的转变。”林志命说,“以往一些人垃圾随手扔,现在看到这么美的风景,再也不会乱扔了,都知道爱护环境。”
r村庄干净了、变美了,村民精气神也有改变。庞世卿常去散步。“现在的河道两岸变得干净整洁了,空气也十分清新,我们每天都在岸边新修建的步道上散步,村民们见面都聊着我们村现在的变化,大家都非常开心。”庞世卿说,自从南溪河开展治理工作以来,两岸新建成的公共绿地也成了村民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r暖阳下,东溪河水波潋滟,两岸绿树成荫。汩汩清水缓缓从村旁流过,生态护岸披上了绿装,周边农田生机勃勃,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岸边休闲散步,小朋友在草坪上撒欢奔跑,一幅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生态宜居画卷缓缓呈现……
r人水和谐助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
r“新房越来越多,村里的道路也越来越好,经常有外地游客骑自行车到访,道路两旁围墙上的美丽图画,令人心情愉悦。”村民们印象中的东溪村,近年来变了个样,越变越好。
r望着身边静静流淌的河水,庞世卿说:“我们一辈子住在东溪河边、喝着东溪河水、看着东溪河景。河美才能业兴,村里要发展,不仅要利用好这条河,更要保护好这条河。”
r一条水系,连通了沿岸好生态,也通向了村民的幸福生活。在东溪村,一些村民把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民宿,年收入突飞猛进。“美丽乡村发展得越来越好,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,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。”林志命说。
r乡村要和美,产业是根基。林志命深知,只有产业兴旺了,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动力,才能让村民实现稳定增收。基于此,村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大力发展特色乡村产业,成功打造了芒果、反季节瓜菜品牌,深受内地收购商的喜爱。“我们这里生产的农产品全部采用绿色种植模式,严格把控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,确保产品品质优良、安全健康。”
r在林志命的憧憬中,东溪村将继续加大对藤桥东河改造,进一步加大排雨水管网等设施建设,在优化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,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,打造具有特色的东溪村美丽乡村旅游服务综合体,让美丽的东溪村宜居、宜游,让村民吃好旅游饭,走上致富路。
r他说:“东溪河是我们东溪人的财富,我们要在发展中守护,将这份自然与历史的馈赠完好无缺地留给子孙后代。”
r(海南日报三亚11月20日电)配资优选
扬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